在环保政策收紧、下游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的多重推动下,我国干式复合机行业正迎来结构调整与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。最新行业报告显示,2025年国内干式复合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6.7亿元,较2023年同比增长18.2%,其中高端设备(单价500万元以上)占比提升至35%,行业正从“规模扩张”向“高质量发展”加速转型。
政策倒逼环保升级,工艺迭代成行业共识
随着《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》等政策持续落地,溶剂型干式复合机的环保改造进入倒计时。数据显示,2025年行业内采用无溶剂复合工艺的设备占比已达42%,较2020年提升27个百分点;水性复合技术则在食品包装领域快速渗透,国内头部企业如中山松德机械已实现水性干式复合机量产,其设备VOCs 排放量较传统机型降低90%以上,同时能耗减少30%。为满足政策要求,行业企业纷纷加码废气处理配套,“干式过滤+ RTO 蓄热燃烧” 组合方案的市场渗透率超65%,推动行业环保水平整体跃升。
技术创新突破瓶颈,智能化与材料适配能力升级
在技术层面,干式复合机正朝着 “高精度、智能化、柔性化” 方向突破。一方面,高精度张力控制技术(±0.5N)、多层同步贴合技术已成为高端设备标配,使复合膜产品的氧气透过率低至0.5 cm³/(m²・24h),满足光伏背板、药用包装等高端场景需求;另一方面,工业互联网技术的融入加速设备智能化转型,通过MES 系统与设备端数据贯通,国内企业实现复合工序缺陷率降至0.1%以下,设备利用率提升25%。此外,针对生物基薄膜、超薄锂电隔膜等新型材料,设备厂商开发定制化复合工艺,如低温复合模块(80℃以下),解决了新材料加工易变形的痛点,拓展了行业应用边界。
应用领域多元拓展,新兴市场贡献核心增量
传统包装领域(食品、日化)仍为干式复合机重要需求端,但增速逐步放缓至8%;而新能源、医疗、电子等新兴领域成为增长主力。其中,光伏组件封装需求占比突破38%,成为行业第一大应用场景,设备需适配光伏背板高阻隔、耐老化的加工要求;锂电领域则催生干法电极复合一体机等专用设备,清研电子等企业推出的设备量产速度达50m/min,推动无溶剂复合技术向新能源产业链延伸。医疗包装领域亦表现亮眼,因药用复合膜对无菌、低迁移性要求严苛,干式复合机凭借精准控制能力,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超80%,年增速达22%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