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代资讯

云工场科技:锚定第二增长曲线 铸就边缘智能新时代

来源:互联网
云工场科技:锚定第二增长曲线 铸就边缘智能新时代
 

香港,2025年7月11日 - (亚太商讯) - 在当今,确定性越来越少、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社会中,企业如何展开第二增长曲线已成为企业不得不面对的挑战。云工场科技以"边缘云 + AI 服务平台"为组合拳,作为第二增长曲线推向市场。

生成式AI市场爆发,AI基础设施成为竞争新高地

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加速在向各行业渗透,全球 AI 能力平台市场成指数型扩张,根据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发布的研究报告,全球生成式AI市场规模已从2023年的438.7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671.8亿美元,预计到 2032 年将达 9676.65 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(CAGR)高达 39.6%。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AI技术的成熟度,云计算的不断渗透及企业对自动化需求的加速。

多家产业研究机构指出,AI 应用重心已从模型训练转向场景部署。具备全国节点布局+本地化算力调度+一站式模型服务平台能力的服务商,将在未来3-5年内获得超额收益。云工场科技正是在此趋势下,系统性的构建第二增长曲线, - - - 基于边缘云、异构算力调度和模型服务平台,成为国际领先的边缘计算和 AI 服务的提供商。

云工场科技从全国边缘节点起步,构建"云-边-端"协同平台

云工场科技自 2022 年就开始围绕边缘计算进行战略布局,依托其全国 2000+ 区县的边缘节点资源,打通资源、调度、服务三个层级,构建了灵境云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,打造"云 - 边 - 端"协同的AI基础设施。

云工场科技"云 - 边 - 端"协同的AI基础设施服务体系,更像是一个按需使用的"六边形战士",IaaS层构建分布式边缘云网络,PaaS层提供算力调度平台与 AIoT 平台协同,到 MaaS 层多元化能力应用、SaaS 层行业场景深度整合的全栈技术体系,促进 AI 应用场景技术创新,助力大模型行业应用加速落地。

模式上,"边缘云 + AI 服务平台"模式创新发展,推动、算力、平台、模型服务协同发展。技术侧,"云 - 边 -端"全场景 AI 训练推理协同框架,融合云端的异构算力支持模型训练,一键部署到边缘, 凭借云工场科技 2000+ 区县的边缘节点资源,减少数据回传,极大的降低推理成本。应用侧,IaaS、PaaS 、MaaS、SaaS层产品及服务能力下沉到场景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下的应用落地。

灵境云平台体系支持算力租赁、模型微调、模型私有部署、异构调度等多重能力,适用政企、金融、教育、交通、工业等场景。另外,其模型接入到推理部署的全链路能力已实现规模化交付。据云工场科技方面透露,灵境云平台体系已完多项目的落地及重复采购,行业客户对其"部署周期短、定制能力强、响应延迟低"给予高度评价。

参与国家级平台建设,助力大模型服务标准化与规模化交付

云工场科技的商业化的验证已取得实质性进展,作为工信部2023年"面向人工智能大模型工程化技术及应用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"。建设的重要承接单位之一,该平台聚焦于提升全国大模型算力资源的统筹调度与服务能力,涵盖底层异构算力对接、国产主力模型接入、行业数据集标准化管理三大模块。截至目前,平台已成功上线,并集成覆盖国内主流大模型 30+ 个、完成超 500+ 企业开发者接入申请。云工场科技不仅提供底层算力调度系统,也参与了平台使用场景与政企数据接入标准的建设,在算力编排效率与安全合规方面具有突出贡献。

云工场科技在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经验,已经在其他区域成功复制,验证其商业模式可行性。云工场科技已参与武汉某算力平台的联合建设,依托于灵境云底座,提供关于算力异构算力的部署、调度、算力券的发放。助力国产芯片适配能力的输出,打造企业可灵活部署、安全、可靠、合规的 AI 服务体系。

在 AIoT 场景下,灵境云平台也展现出高度的场景适配能力。以"AI+交通"的道路巡查为代表,已在四川绵阳、遵义、南京、温州等多个城市实现规模化部署。 在道路巡查过程中实时采集图像数据,并依托本地边缘节点完成病害识别与处理判断,无需将数据回传中心服务器即可完成智能分析与响应,相比传统中心式架构,该模式降低了数据传输成本与响应延迟,更适配对数据隐私与本地部署有强需求的城市治理场景。

同时,云工场科技也正在和无锡、山东、北京、湖南等地的相关政府、行业龙头企业及高校达成战略合作,计划共同建设AI 端到端场景化应用,以支撑其当地产业、城市智能治理与基础设施的升级。这些城市和场景的落地,标志着灵境云平台的商业化复制能力正得到持续验证与拓展。

从轻资产 IDC 到边缘云第一股

云工场科技以轻资产模式切入 IDC 行业,聚焦数据中心和云计算领域的边缘计算板块,在2024年香港主板敲钟上市,成为"边缘云第一股"。

一方面云工场科技通过行业经验的沉淀,为行业提供开箱即用的算力调度平台,另一方面,通过模型开发,数据管理与 AI 场景化能力的落地,结合算力下沉与算网融合,为各行业客户提供高实时、快响应的边缘 AI 应用解决方案,

云工场科技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孙涛表示:站在 AI 基础设施竞争的新起点上,我们正以可验证的第二增长曲线,打开从"资源运营'走向'能力输出"的长期增长空间,通过灵境云平台构建可复制、可交付的 AI 服务能力。

未来,云工场科技将持续打磨更适配场景需求、更普惠易用的 AI 基础设施及产品服务,通过"边缘云 + AI 服务平台"的创新模式,让 AI 真正深入到各行各业前线,实现从技术普惠到价值普惠的跨越,最终推动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。

 

标签: